银行存款“手工补息”被叫停两月有余福建股票配资,对各类资管机构的影响仍存余波。将银行存款作为重要投向的险资机构,正在积极寻找应对之策。
“我们主要是担心存款类资管产品的存款银行停止‘补息’。目前来看,已签订补息差协议的银行中,少部分将停止补息,大部分会继续履约。”上海一家保险资管机构固收部交易员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手工补息”被叫停给中小险资机构带来的压力会大一些。
业内人士预计,“手工补息”被叫停后,险资机构与银行后续新签订协议的补息会取消。在“资产荒”的背景下,险资机构须积极寻找更优质的替代资产,稳定产品收益,保证产品的竞争力。
“手工补息”产品调整尚存争议
4月初,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倡议文件提出,银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客户承诺或支付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的补息。此前违规作出的补息承诺,在付息日一律不得支付。银行应立即开展自查,并于2024年4月底前完成整改,整改报告报利率自律机制秘书处。
一家小型险资机构相关人员说,险资和银行做的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受“手工补息”叫停影响较大。
协定存款、通知存款等智能储蓄产品,往往暗藏“手工补息”。其因灵活性强、利率高等特点深受客户青睐,一度是银行的揽储“利器”。
所谓“手工补息”,原是银行对业务操作失误的勘误环节,在系统无法自动完成结息操作的情况下,采用专用补充计息交易通道进行手工计息处理。但后来被异化为高息揽储的工具,银行借此变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广泛地应用于给大企业客户违规补贴存款利息,以增强客户黏性。
目前,仍有一些未到期协议“补息”未停。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主要是因为机构之间对未到期协议的履约存在争议,市场仍处于“博弈”阶段。资管机构与银行签订的补息差协议属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自律倡议等能否导致合同失效存在争议。
中泰证券策略分析师张文宇表示,相关部门整治“手工补息”等高息揽储行为,其最主要的目的是缓解当前银行业的息差压力,遏制高息揽储冲规模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可以预见,当资管机构与银行之间的未到期补息差协议陆续到期,新签订的协议不会再有“手工补息”。
产品净值或将向下调整
“手工补息”被叫停后,各类资管机构投资存款产品的利率将下调,这将直接导致资管机构产品净值下降。
“资管机构主要担心的是产品净值波动,比如原来存款按照年化3%的利率计算,现在按照2.5%计算,须对多出的利息进行修正,将导致单日净值下修。”上述保险资管机构固收部交易员告诉记者。
例如,在险资机构管理的固收类资管产品投资中,如果有投资“手工补息”的存款权利凭证,在“手工补息”被叫停后须对计息方式进行调整,对于已计提的超出存款权利凭证所载票面利率的利息,要进行“利息冲回”。“利息冲回”可能导致产品净值下降。
有险资机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将持续关注公司产品持有的相关银行存款资产的付息情况,以及倡议文件对市场的影响。公司将与银行存款入资行进行积极沟通,并将视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积极寻觅优质替代资产
在业内人士看来,“手工补息”被叫停后,新签订协议利率下降是可以预期的,可能有部分存款资金转投其他资产,险资机构须积极寻找优质替代资产。
在张文宇看来,由于险资机构投资的存款产品主要是中短期,如果存款资金的投资转向,在兼顾收益性和流动性的基础上,中短期债券可能会成为险资机构关注的标的。同时,降息也是大趋势,险资机构应寻求更能维持产品收益的资产配置方式,以保证产品的竞争力。
深圳一家中小险资机构固收投资负责人表示,长期来看,市场利率中枢下行趋势不变。与此同时,信用风险犹存、高收益优质资产愈发稀缺,固收资产配置难度加大,债券投资应综合考虑品种选择、久期分布、行业布局等因素。
利率下行的大趋势下福建股票配资,长期债券是获取资本利得收益的一项重要选择。该固收投资负责人认为,在利率中枢下行、优质资产供给相对不足的背景下,综合负债端和资产配置等因素,以长周期视角开展资产负债匹配管理。预计行业机构将逐渐加大安全、长久期的超长期国债的配置力度,拉长资产端久期。